觉群文教生命关怀

2019-07-16 16:13:15 九公山公墓 830

当一个人的生命到了最后时刻,你觉得他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?很多人认为是尊严,是满足最后的愿望。生命如此可贵,即使再艰难,人们依然会期待它的延续。


普陀区利群医院,安宁疗护病房。

在这粉红色的充满温馨和爱意的空间里,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

2019年2月至今,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的觉群志工们风雨无阻,每周都会来到这里,用爱心与耐心陪伴被关怀者。今天,为大家分享几位志工在服务后的朴素感言,希望更多人了解我们、加入我们。

九公山公墓

01、带着隐隐忧伤

却能为探访者着想的老人

戴老伯罹患癌症,晚期,已住院3周。

我们走进病房时,他看起来精神还好,但总给人一种带着隐隐忧伤的感觉。他说没想到自己会得这个病,还感叹这间病房里的病友都会逐个离去。对于这样的倾诉,我想尽力去安慰,却觉得在死亡面前,任何语言都苍白无力。我对他说所有健康的人都有可能得病,人们无法预知未来,所以我们要开心地度过每一天。

老伯告诉我:当人们问候他身体感觉如何时,他总是给出“还蛮好”之类的积极反馈。因为他觉得既然病情已经如此,不如给人正面的回答,这样来探望的人也不会过于消极悲观。我对他的坚强和为他人着想的精神,感到赞叹。


02、温暖他们冰凉的手

也是一种陪伴

那位不能喝水的季阿姨已经出院,她的床位新来了一位奶奶。由于痰堵在喉咙口,说话时有些气力不足,让人听不清楚她表达的意思,但奶奶努力地说,我就弯下腰、靠近她,尽力去听。

奶奶很有意识地拉着我的手,我感觉到她冰凉的手,就轻轻地回握住她,不断安抚、温暖她凉凉的手掌。慢慢地,我发现奶奶的情绪变得平缓了,握着我的手也逐渐放松、不再那么紧张了。

有时因为病人的状况,我们不一定能为病人做什么,也许只能握着他们的手,努力凝望着他们,做一些非常微小、寻常的事。



03、换位思考 用心陪伴

我关怀的对象是赵爷爷,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,望着天花板发呆。我搬了个小凳子坐在他边上,他用动作表示自己的耳朵丧失了听觉功能,听不到我说的话。

我就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询问爷爷,可不可以帮他按摩一下手掌、活络一下血脉?爷爷点头表示同意,然后把手从被子里慢慢伸了出来。就这样,我努力通过手心的温度和力度为爷爷做了简单的按摩与推拿。整个服务过程,都是静悄悄的……

要换位思考去想被关怀者当下需要什么,真诚、用心的关怀能自然地建立起对方的信任。


04、用自己喜欢被对待的方式

去真心对待别人

服务期间,我发现隔壁病床的奶奶一直在舔嘴唇,观察后发现是她的嘴唇太干了都起皮了。我便去找护士小姐姐要了温开水和棉花棒,在跟奶奶说要给她润润嘴唇的时候,一直以为意识不清醒的奶奶竟然很清晰地跟我说了谢谢,心里感觉暖暖的。很高兴奶奶其实一直都有听到我跟她啰啰嗦嗦说的那些话,很高兴她还能和我们互动。

在服务快要结束的时候,奶奶非常不舍得大家离开,把我的手抓得紧紧的,在我跟她解释每个周五“红马甲”都会出现,每一位“红马甲”也都会来关心她之后,她轻轻放开了我的手,还跟我们挥手道别。

尽量避免去判断对方的意识是有还是没有,因为在有和无之间还有不同的程度差异。用我们喜欢被对待的方式去真心对待别人,不要担心他们感受不到。

(文中所有被关怀者均为化名)


向死而生的意义是:当你无限接近死亡,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。

对于进入生命终末期的患者来说,是在痛苦中延长生命,还是在安详中度过余生?

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“生命关怀”项目的安宁疗护志愿服务,就是为临终患者提供心理、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,帮助患者舒适、安详、有尊严地度过这段时光。


医学的能力是有限的,我们难以改变自然规律带来的生命轨迹。

安宁疗护不仅是医疗体系发展所需,更是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和尊重。

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参与,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的“生命关怀”项目,大家一起学习、共同成长。如果您有志于此,请加入“觉群志工”。